8月13日,由北京喜善公益基金会领袖妈妈专项基金发起的“零废小创客”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创新性地将垃圾分类倡导与儿童美育相结合,通过PBL(项目制学习)模式,引导青少年从艺术创作到科学实践,亲手参与零废弃社区的建设。





果皮变身艺术画,五感启蒙环保心
图片

“原来葡萄籽可以变成小鱼的眼睛!”活动现场,孩子们兴奋地将果皮拼贴成色彩斑斓的画作。

项目以“果皮艺术拼贴画”为切入点,让孩子们通过视觉(斑斓色彩)、听觉(果皮撕裂的脆响)、嗅觉(柑橘清香)、味觉(可食用部分的自然甜味)、触觉(果皮的粗糙纹理)全面感知废弃物的价值,在美育中埋下环保的种子。


从称重到发酵:小创客的“科学仪式”
图片

“我们现在有1471克果皮,按1:3:10的比例,水要……4900克,红糖要……490克……”10岁的尧尧认真计算着环保酵素的配方。


项目摒弃单向说教,赋予青少年行动权利:团队协作称重果皮、推算红糖与水的配比、轮流切碎原料并装桶。当最后一个酵素桶封口时,孩子们郑重贴上日期标签——“这是我们的时间魔法,三个月后再见!”


领袖妈妈专项基金: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
图片

全面感知废弃物的价值,在美育中埋下环保的种子。

“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发起方表示,PBL模式让青少年在真实问题中学习数学运算、团队分工、耐心等待,最终收获的不仅是酵素,更是对资源循环的深刻理解。据悉,成品酵素将用于社区绿植堆肥,形成“分类-创作-再生”的完整闭环。

“称重的是果皮,丈量的是责任;等待的是酵素,沉淀的是希望。”

在这场融合了艺术、数学与生态的实践里,孩子们用双手证明:零废弃社区,从来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每一代人以创意与行动接力的当下。

项目背景


北京喜善公益基金会领袖妈妈专项基金长期关注家庭教育与社会创新,致力于通过可落地的项目设计,推动下一代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公民。